米兰工业设计学院介绍:
米兰工业设计学院(Scuola Politecnica di Design,简称SPD),建校于1954年,是意大利历史上第一所设计学院,建校初期由现代设计领袖人物Bruno Munari、Gio Ponti、Achille Castiglioni等执教。学院在设计界拥有极高声誉,培养了无数杰出校友活跃在意大利设计领域。企业高度认可学院的教学质量,与学院保持着长期的双向合作:企业在学院的项目培养,以及学生在企业的实习。
学院坚持项目式培养模式,企业参与所有硕士课程,学生将在实验室和工作室完成企业项目研究课题。专业课程结束后,视觉设计、网页设计、室内设计等专业的学生将进入相关企业或设计工作室实习三个月;而汽车设计专业的学生将有三个月时间,完成与大众公司合作的毕业项目。学院的合作品牌有:兰博基尼、阿尔法·罗密欧、大众、微软、宜家、百代唱片等。
建校60年来,学院的优秀校友中不乏一线的明星设计师,如:玛莎拉蒂首席设计师,李奥贝纳广告公司首席创意总监;还有著名设计师Aldo Cibic、Ferruccio Laviani等。他们活跃在设计一线,传播着意大利设计的精髓。
学院小班授课,根据学生背景调整教学安排和实践课题。学院的硕士预科课程,帮助跨专业的学生圆设计梦。2012年学院新增了双硕士课程,为希望在多领域发展的学生提供了更多选择。在这里每一名学生都配有一名老师,全学年负责独立跟踪学生的学习。
学院与全球产品设计厂商展示厅为邻,周围分布着许多艺术馆、建筑公司、设计工作室、媒体和出版公司,是米兰最集中的设计产业区,也是米兰设计周重要活动地。在这里,学生随时接触设计产业最新的信息,激发着源源不断的创造力。
米兰工业设计学院与企业的紧密合作,为学生的项目设计实践提供了有力支持。
对学生而言,项目实践无疑是一项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接触职场实践的重要途径。与企业的合作项目是SPD教学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学院鼓励学生创作并将设计转化为产品。学生能亲历一个项目如何由概念、设计构想到最终成果展示的全过程,其综合能力得以进一步提升。
以结果为导向是对学生的更高要求,这样的模式为学生进入职场做好准备,始终将项目设计与公司利益相结合。对学生而言这是真实接触职场的不可多得的良机。
SPD近年合作企业:
Ikea(宜家)
Poltrona Frau(意大利高级家具公司)
Flos(意大利灯具公司)
Artemide(意大利灯具公司)
EMI Music(百代唱片)
Filmaster(电影制片公司)
Automobili Lamborghini(兰博基尼)
Alfa Romeo(阿尔法·罗密欧)
Volkswagen(大众)
Audi(奥迪)
Ermenegildo Zegna (杰尼亚)
Adidas(阿迪达斯)
Aspesi(时装品牌)
Quiksilver(极速骑板,运动品牌)
Microsoft(微软)
3M(多元化跨国企业)
Nivea,Beiersdorf (妮维雅)
Heineken(喜力,荷兰啤酒品牌)
Triennale di Milano(米兰三年展)
米兰工业设计学院师资
师资力量是米兰工业设计学院的宝贵资产。教师团队将会根据每位学生的特质因材施教,整个团队由设计师、大学讲师以及重量级的研究员组成,著名讲师有:
Stefano Giovannoni
意大利著名设计师,工业、室内、建筑设计师
Walter de Silva
奥迪汽车(Audi)设计总监
Chris Bangle
宝马汽车(BMW)前任首席设计师
Andreas Zapatinas
阿尔法·罗密欧(Alfa·Romeo)、富士斯巴鲁(Baruch)和宝马(BMW)汽车前任首席设计师
Simone Micheli
Simone Micheli Architectural Hero设计公司创始人,建筑师,设计师
Paolo Labichino
奥美广告公司互动设计(OgilvyOne & Interactive)创意总监
Odoardo Fioravanti
Odoardo Fioravanti工作室创始人,设计师
Daniele Barbiero
李奥·贝纳广告公司(Leo Burnett)苏黎世公司艺术总监
Denis Santachiara
Santachiara工作室创始人,设计师
Diego Grandi
设计师
Piero Lissoni
Lissoni Associati的创始人
Paolo Tassinari
意大利建筑与产品设计杂志《Casabella》和《Electa》建筑丛书艺术总监
Paulo Bernini
BitMama创意总监
Bruce Fifield
Continuum设计公司创始人,设计师
Luciano Perondi
信息设计师
学院部分执教老师:
Avetik Kalashyan
Luca Accomazzi
Paulo Bernini
Marta Bernstein
Katia Bettin
Diana Castiglione and staff
Marco Catani
Saverio Cazzorla
Paolo Cesaretti
Mauro Del Pelo
Fabio Dell‘Orto
Giuseppe Di Carlo
Luigi Di Teodoro
Marco Turinetto e Amelia Valletta
Enrico Fagone
Claudio Fassini
Luca Fiammenghi
Ali Filippini
Nicoletta Frate
Diego Grandi
Massimo Hachen
Paolo Iabichino
Stefano Lacchin
Beatrice Lerma
Andrea Manfredi
Monica Mantegazza
Marco Merendi
Margherita Monguzzi
Paola Muller
Marco Negri
Onnik Pambakian
Renato Panzeri
Jacek Peplowski
Enrico Pinna
Matteo Pirola
Marco Pisoni
Andy Scupelli
Narciso Silvestrini
Lorenzo Simoni
Huub Ubbens
Amelia Valletta
Joe Velluto
Matteo Vercelloni
Davide Zannoni
米兰工业设计学院著名校友
Aldo Cibic
意大利著名设计师,Cibic and Partners(建筑设计工作室)创始人
Enrico Dorizza
李奥贝纳(Leo Burnett)广告公司首席创意总监,智威汤逊(JWT)广告公司首席创意总监和执行副总裁
Massimo Acanfora
朗涛国际(Landor Associates)品牌顾问与设计公司创意总监
Cedomir Pakusevskij
MTV艺术总监
Antonio Rosti
玛莎拉蒂(Maserati)首席设计师
Alessandro Salvagnin
兰博基尼设计师
Kamil Labanowicz
奥迪汽车设计师
Christoph Radl
意大利著名专业设计杂志《Interni》艺术总监
Lorenzo Damiani
自由工业设计师,与Acqua di Parma(LVMH集团旗下品牌)等众多知名企业均有合作
Ferruccio Laviani
室内、展会、家具设计师,Studio Laviani设计公司创始人,D&G等大牌御用室内设计大师,艺术总监
Cino Zucchi
建筑师
Laura de Santillana
玻璃艺术家
Maurizio di Robilant
Robilant Associati品牌策划公司创始人
Elio Carmi
Carmi e Ubertis 品牌策划公司创始人
Marti Guixe
设计师,食品设计师
著名校友还有:
Laura Baffari
Armando Bruno
Valeria Bucchetti
Erasmo Ciufo
Milan Hansel
Victor Gerardo Martinez Perez
Mario Mazzer
Fabio Milito
Maurizio Moroni
Milos Obradovic
Valentina Paci
Martino Pannofino
Simone Parravicini
Jacob Pringiers
Patrizia Ramadori
Dzimitri Samal
Silvia Sfligiotti
Marisa Vinha
Giovanna Vitale
米兰工业设计学院课程设置(2015/2016学年)
硕士课程
一年制,英语授课;每年10月开学
工业设计(Industrial Design)
交通工具与汽车设计(Transportation and Car Design)
网页与多媒体设计(Web and Digital Design):3月开学
视觉设计(Visual Design)
室内设计(Interior Design)
食品与餐饮体验设计(Food Design) :2015年11月、2016年3月开课 NEW!
注:结课后,交通工具—汽车设计专业学生需完成毕业设计项目;其他专业学生可进入相关行业的公司或工作室实习三个月。
双硕士课程
一年制,英语授课;每年10月开学
注:2012年双硕士课程正式加入欧洲学分互认体系 (ECTS),修读的学分可在欧盟其他大学间互转,有利于学生在欧洲进行更高层次的教育和研究
视觉与网页设计(Visual and Web Design)
工业与室内设计(Industrial and Interior Design )
硕士预科
一年制,英语授课;每年10月开学
产品设计(Product Design)
视觉设计(Visual Design)
汽车设计(Car Design Tools)
米兰工业设计学院
入学要求
相关专业本科毕业或具备在该领域的相关工作经验;需提供作品集;通过学校动机面试。
米兰工业设计学院凭借优质的教育水平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选择米兰工业设计学院,米兰工业设计学院也是留学360官方推荐的重要大学之一。在有意向留学米兰工业设计学院的学生中,2016年DIY申请也逐渐受到大家的关注。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的自助申请留学米兰工业设计学院,留学360提供了如下指导内容。
米兰工业设计学院DIY留学申请流程
1.确定米兰工业设计学院专业
2.联系院校并沟通申请细节,提交在线报名信息http://www.liuxue360.com/application/
3.亲手填写申请材料并寄送米兰工业设计学院;也可以寄给留学360
4.准备签证材料,并完成递签(材料不齐可能有拒签风险);
5.完成行前心理及行李的准备;
DIY留学申请需注意
1.由于院校以及专业种类繁多,所以选择时,需要清楚的知道意向院校以及专业的具体内容,以及是否招收中国学生等其他特殊录取条件;
2.应届毕业生往往会面对如何申请意大利无缝链接硕士课程的难题,所以尽早着手准备制定申请方案保证成功无缝链接。
3.当学生语言条件不符合院校录取标准时,可以按照各个学校不同的语言班开课标准协助申请正确的语言课程以及主课延期等问题。
4.当学校发出Offer时,如何正确接收Offer并交学费以换取COE是非常关键的。
5.意大利学生签证的申请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以及经验,很多学生在自己DIY签证的时候,往往会漏掉很多材料,后续需要不停补件,更有甚者甚至被直接拒签;因此需提前将材料核对清楚,以免遗漏。
6.DIY留学辅导电话: 4008-941-360
选择DIY留学,不如选择留学360!免费,品质保障,拒签赔付!!留学360投资1亿人民币为DIY留学学生保驾护航!!!
米兰工业设计学院DIY留学申请流程
留学360从事互联网留学办理,是全球免费留学领跑者,目前估值已经破20亿人民币。公司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澳洲、新西兰、爱尔兰、瑞士、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30多个国家的800多家教育机构签约建立合作关系,协议覆盖了3000多所海外大中小学。拥有由百余位经验丰富的留学咨询专家组成的留学专家团,其中78.6%拥有海外名校留学背景,高效有序的留学咨询系统和安全快捷的后勤保障队伍,为留学生提供从咨询、申请、签证、接机及住宿等留学一条龙服务。历程8年,公司已为数万名中国学生提供了留学咨询和院校申请。公司总部设在上海,在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瑞士、加拿大、美国、爱尔兰、德国、法国、挪威等国家设有境外办事处。
360教育发布米兰工业设计学院DIY留学申请流程
留学360高举互联网留学大旗,对留学行业起到了很大的冲击,所以不乏后来者,对于互联网留学项目来说,互联网申请留学是很容易模仿的点,但真正能体现留学360互联网留学价值的是十大极致服务,那么这十大极致服务有哪些呢?
1.“签证赔付”
由于我们的顾问老师平均3-10年留学申请经验,申请成功率达100%。CRM系统申请节点控制,每项申请材料均由经理级确认把关,确保申请全程无误。私人管家式服务,申请顾问、签证顾问等多对一全程负责。比传统中介更负责,比DIY更靠谱。
承诺:100%成功录取+100%全套服务+100%流程透明+100%互联网申请,签证拒签赔偿3000元。
2.“专车接送”
来上海坐机的朋友,提供互联网送机服务,车型:宝马750/奥迪Q7/宝马530/奥迪A6不等。
3.“来就送”
上门咨询,即送价值68元的英语学习教材一份。
4.“海外特产同分享”
微信分享成功办理经验,送海外特产(价值500元)
5.“银行护航,挣补贴”
与国有银行合作,指定银行汇学费,享受VIP服务+外汇汇率优惠+留学360补贴1000元,为未来海外学费团购铺路。
6.“语言培训互联网送”
公司办理的学生,享受公司推出的IELTS培训(保五争六,保六争七计划),并且有机会获得海外知名大学语言证书。
7.“就业落户有捷径”
针对优秀的学生,海外学成归沪,我们协助安排就业,指引如何落户上海、北京,我们与很多商会企业保持密切合作。
8.“努力学习享受生活”
针对在校成绩75%以上的学生,并愿意宣传留学360文化的学生,公司将提供在上海的接机业务。
9.“置业有优惠”
在海外留学,如果需要购房,可以享受留学360与海外房产的折扣价,最少为您节省房价的1%。
10.“你留学我补贴”
留学360旗下的学生购买出国机票,每年补贴一次,以携程为指导价,每张国际机票均补贴2%;非留学360旗下的学生,每张国际机票补贴1%;每年补贴6万张机票。